动物学杂志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
国际刊号:0250-3263
国内刊号:11-1830/Q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24970 人次
 
    本刊论文
动物词语和对外汉语文化教学_对外汉语教学

  论文导读::在汉语词汇中,动物词语是一个极富特色的类别。汉民族构造出的许多生动形象的动物词语,有着特定的理喻对象,体现着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民情风俗和精神世界等。在教授汉语动物词语中渗透一定的文化因素,对文化教学大有裨益。

  论文关键词:动物词语,文化,对外汉语教学

  学者们对动物词语已有不少关注,但他们大都是就动物词语本身进行分析,阐述其产生、来源及文化内涵等,较少关注动物词语在教学中的的应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外汉语教学分析汉语动物词语,并提出几点教学建议,以期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更好地教授动物词语。

  一、动物词语与中国文化

  (一)动物词语具有文化附加义

  汉语中的动物词语熏染着汉民族独特的文化色彩,其异彩斑斓的内涵意义和联想意义,形象生动地传递着文化,丰富着汉语的表达能力。

  如果说“词语的文化附加义是指一个词指称实物的同时所蕴含的特定民族文化信息。”那么,汉民族动物词的文化附加义便是指:一个动物词在特定的语境中指称实物(主要是人)时所蕴含的反映汉民族特定的民族心理、风俗习惯、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的文化信息。比如:

  宝钗笑道:“不用问,狗嘴里还有象牙不成!”(借狗嘴的肮脏比喻坏人嘴里说不出好话)

  在特定语境中使用特定的动物词,便能使所要表达的形象更加生动。这不仅跟动物本身的自然属性有关,更重要的是同汉民族文化打在动物词身上的文化烙印有关。也就是说对外汉语教学,动物词通过“附加义”这一链条同动物文化彼此之间发生了关系,从而传达出特定的民族文化信息。

  (二)动物词语文化语义特点

  1.约定俗成性

  “词语的文化附加义是指一个词指称实物的同时所蕴含的特定民族文化信息。”由此可见,词语的文化附加义必须和一定的民族、文化相联系,它是特定的、社会约定的,是集体的而不是个人的。汉语中动物词的文化附加义是汉族人民心理上形成的一种约定:如以“鸿鹄”象征“志向远大者”,以“狮”象征“勇猛者”等。提到一个动物词,人们首先想到其所指,紧接着就联想到依托其上的主观感情色彩和评价意义。

  2.多重性

  由于一种动物有不止一个方面的特征和习性,人们据此就会产生不同的联想,赋予同一动物词语以不同的含义和象征。因而同一动物词往往会有好几种文化附加义。如:“牛”有“吃苦耐劳”(俯首甘为孺子牛)、“愚笨”(对牛弹琴)、“固执、倔强”(牛脾气)等文化附加义。

  3. 形象性

  由于动物词打上了汉民族文化的烙印,因此,当它一旦进入语言交际,动物词的文化附加义就会以形象性凸现出来。如“××被老板炒了鱿鱼。”“炒鱿鱼”就是“被解雇”的非常形象的说法:人被解雇时,卷铺盖走人的样子就像在油锅里一炒就卷起来的鱿鱼,非常生动形象。

  4. )时代性

  随着历史的演进、时代的变迁,某些动物词语的文化附加义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因民族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体现一定的时代性。如:“龟”,中古时,“龟”还曾是“长寿”的象征,因此古人说“年龄”为“龟龄”。在宋代,用“龟”来比喻 “胆小怕事的人”,如“缩头乌龟” 。而到今天,“缩头乌龟”、 “乌龟王八蛋”则成了骂人的脏话,是对人的极端不尊敬,极具侮辱性。

  二、动物词语与对外汉语教学

  动物词在汉语词汇中有着丰富的文化伴随意义,这些意义体现了汉民族的文化心理。老师应把动物词的文化伴随意义教给学生,让学生在习得了语言技能的同时对外汉语教学,通过学习词汇了解中国文化以更好得达到学习目的。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应该由易到难、有选择、有针对性地进行动物词语的文化语义教学,根据动物词语的特点我们提出以下看法:

  1. 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

  动物词语主要有三大类,即基本动物词(鸟、蛇、鱼等) 、复合衍生动物词(地龙、比翼鸟、鲤鱼等) 和以基本动物词为中心构成的相关词语(望子成龙、鲤鱼跃龙门等) 。随着动物词语字数的增加,其文化语义往往越深刻,这就要求文化内容的导入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接受和领悟能力确定教学内容,由浅及深、由简单到复杂。对初级阶段或短期培训留学生应教高频常用的动物词语,重点以基本动物词为主;中级阶段可增加复合衍生动物词的教学数量,高级阶段可视留学生将要学习的专业需要,引入适当数量的以基本动物词为中心构成的相关词语。

  2. 有选择地教

  汉语动物词语中有相当部分源自历史事件、神话传说等,包蕴了无比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但教学时不可能逐条讲解,应有所选择。我们认为选择的范围与原则有:

  (1)故事性强的论文开题报告范例。例如:“画蛇添足、杯弓蛇影、指鹿为马”等,这些动物词语一般都是通过对历史故事、古代寓言等的概括、加工,用比喻或引申的方法构成的。把它们所由构成的“源”(即文化语义)说清楚了,词语的比喻义或引申义也就自然而然说清楚了,同时也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民族性鲜明的。汉语动物词语中所反映的褒贬善恶、观念评价,都是汉族人民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经验总结,带有极强的民族色彩。教学时选择那些能够较强反映民族观念的动物词语,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播。如古老的中华民族信奉“龙”这一神物,汉民族自古把龙奉为祖先的化身,称自己是龙的传人。在封建社会,“龙”首先引申指帝王,随之又进一步引申指帝王的一切重要物品。其他引申词如:龙体——皇帝的身体,龙椅——皇帝坐的椅子。此外还有龙柱、龙骑、龙宫等。这些词语反映了汉民族的图腾崇拜。

  (3)浅显易懂的。说解时要考虑到教学对象的特点,切忌做穷尽性的探讨,一切以帮助理解该动物词语的含义及所蕴含的中国文化信息为准则,其它可略去不谈。

  (4)古今差异大的。大多数词语千百年来相沿袭用,它们所反映的语言、文化现象因此也就必然会有一定的时代差异。教学时便要注意到古今语言的异同,适时加以分析、比较,以消除学生的困惑心理。例如前面提到的“龟”,随着历史的演进、时代的变迁,其文化附加义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古代是褒义词,而在现代社会主要带有贬义。

  3. 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教

  关于这一点,我们赞同胡明扬先生的观点。他认为:“在语言教学中注入文化因素应该考虑到外国学生的母语和汉语在文化上的异同”对外汉语教学,如果“在文化上和中国有不少共同点,相同方面就不必讲或不必多讲”,如果“在文化上和中国的差异较多,就有更多的问题要讲”。

  不同的民族文化往往会赋予词汇不同的文化内涵。相同的两种语言词汇在不同的民族中, 经常可引起相同、部分相同或完全不同的联想。在动物词汇上表现为:

  (1)词汇相同, 文化内涵也相同,如wolf (狼) 在英语和汉语中都象征“凶狠”、“残忍”、“贪婪”。英语中有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 (披着羊皮的狼);汉语中有 “狼心狗肺”、“狼狈为奸”。

  (2)词汇相同, 文化内涵部分相同,如英语中的mouse (鼠) 可用来指“胆小的人”, 汉语中也有“胆小如鼠”的说法。但在英语中, mouse 又可指“文静或羞怯的人”, 英语习语有as quiet as a mouse (静如处女);而在汉语中,“鼠”又可象征眼光短浅, 成语有“鼠目寸光”。

  (3)词汇相同, 文化内涵不同,如在英语中magpie (喜鹊) 常指爱说话的人, 叽叽喳喳的人;在汉语中,“喜鹊”因有“喜”音而被看作吉祥鸟或报春鸟, 象征“喜事来临”。

  (4)词汇相同, 但只在一种语言中有文化内涵,例如, chicken (鸡) 在英语中用来指“缺乏勇气的人、胆小鬼”;在汉语中,“鸡”没有这种内涵。

  (5)词汇不同, 文化内涵相同,如英语中的horse (马) 常用来表示“埋头肯干的人”(work like a horse), “力大”(horse - power ) 。但在汉语中,“牛”却有着类似的联想。人们常用“老黄牛”象征勤劳、任劳任怨;用“壮如牛”表示健壮;“牛劲”表示力大。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通过对比发现学习者母语和汉语词语及文化之间的异同,然后针对异同,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讲解,不仅有利于学习者文化知识的学习,而且可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动物词语也是如此,根据其在不同民族中所表现出的异同,将重点放在那些差异性较大的词语中。

  参考文献:

  [1]高燕。对外汉语词汇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1.

  [2]孙德金。对外汉语词汇及词汇教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杨晓黎。汉语词语对外汉语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2.

  [4]李峻。从动物词汇看词语的文化差别[J].洛阳大学学报,1997,(3)。

  [5]李月松。汉语动物词语之国俗语义研究[J].汉语学习,2008,(6)。

  [6]刘彬。汉语动物词语的文化意蕴[J].学理论,2009,(20)。

  [7]周翠英。试论汉民族动物词语的文化附加义[J].现代语文,2006,(3)。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动物学杂志》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动物学杂志》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